劉姓入墾(1800年--1894年)


最早劉屋伙房的祖堂       乾隆年間(約I780年),住在廣東省嘉應州鎮平縣招福鄉八輪車戶的劉姓族人,組成了祭祀公業來到了五溝水開墾。最先來的,可能是『北塘』的派下,當時,西盛一帶大部分土地皆己為吳姓所有,於是,他們在吳氏土地的外圍,接近熊姓的地方,蓋了一座祖堂,即五溝水人稱的『劉屋伙房』﹝建1135﹞,但是,這一派族人的開墾似乎並未成功,因為在五溝水,北塘派下的根據地也就僅只這麼一棟,後來,「愛塘」的派下,也組成了祭祀公業,由十二世的「大我」來到了五溝水,「大我」從事農耕,頗有所成,便在西盛的外緣建立了一棟祖堂(建1162),奉祀祖宗神靈。

進士匾       乾隆末年,同屬愛塘派下十三世的「偉芳」、「偉傑」,帶著姪兒「瑞玉」渡台(但「偉傑」可能歿於途中),初到台灣時.借住在「大我」的伙房裡,白天以賣布為生,由於克勤克儉,很快的便積攢了一些錢,是時由於世局不靖,所以偉芳急忙的花了一千圓代價從吳姓人手中買下了六甲地和一棟伙房(建1188﹞作為祖堂,此房後來連續出了三名 貢元,堂前高掛恩歲進士匾,村人稱此屋為進士第。 偉芳買下伙房之後,便在其後進面對大街部分開了一間「耀隆商號」,繼續經營生理,很快的便因此而發達致富,偉芳公後裔劉寶來先生在進士第前留影偉芳育有五子,為使其毋忘本源,遂以鄉名為首,分別取名「廣玉」、「嘉玉」、「鎮玉」、「招玉」、「輪玉」。由於家族的擴大,人口增加,於是 長房廣玉便在鄰近買下土地,也遷居其旁建立伙房(建1196)。 在劉姓入墾之後不久,鍾姓族人的祭祀公業也從萬巒來到了五溝水開墾,不僅買下了西盛庄的中心以及外圍的土地,建屋繁衍,並且很快的成為一個大族。上述劉姓、鍾姓及原有的吳姓,成為五溝水的主要居民,由於其住屋集中在西盛庄,因此庄內之活動、市集與商業也都集中於此,後來的一些小姓,便只好住居到東興庄了。

觀海山房       另一方面,「大我」公的派下,也因人口繁衍,原有規模無法容納,於是部分子孫也搬出伙房,在西盛庄內,先後另建祖堂(建1151,建1194﹞,鑑於宗族不斷成長,房系人口不斷增加,為了團結族內人力,劉姓族人乃倡議建立宗祠。同治三年(1864),愛塘派下的「應爵」、「應瑞」、「廣玉」 聯合北塘派下的振亨,以其第六世遠祖「積書」為名,共同創建了劉氏宗祠。自此宗祠成了族人的精神與信仰中心,除了團結族人,同時造橋鋪路,墾田買地,隱然成了五溝水的主導者,其一族之起落,密切的關係著五溝全體的興衰,尤其到了光緒十二年(1886﹞十六世的「成台」(畢號維經,又號秉均)考取貢生,光緒十五年(1889),其兄「成金」(畢號秉淵)以及光緒十六年(1890)他們的父親清元(學號海山,別名鰲)連續考取了貢生,一門三貢生,加上他們的老師,廣東秀才劉耀初,使沉寂的小庄一時之間文風蔚然,儼然成了萬巒一地的文化重鎮,而劉家的書房「觀海山房」,也成了每個讀書人渴望進入的殿堂,許多屏東學子在此砌磋學問,而入了劉家讀書才能入流.在這個文化背景下,甚至產生了「不入劉者不入流」之諺語,功名把五溝水帶上了一個新的社會階層,也推上了一個從未有過的顛峰。

公嘗祀       綜觀此期的發展過程,五溝水的聚落發展重心在西盛庄,居民以劉姓為主,鍾、吳居次,由於穩定的成長,因而三姓紛紛設立各種祭祀公業,以劉姓為例,可考的有:「北塘」、「道乾」、『其然』、『奇川津斂』、『啟慶積厚』、『積書』、「愛塘」、「道信」等,這些都是以遠祖為名的公嘗公嘗,在人口大量繁衍之後,又有以來台後之祖先為名的祖嘗。這些公嘗擁有了五溝水及附近大部分的土地,公嘗的管理人都是各姓有財富,或有學識的代表人物,自然也成為社會階層中的士紳,而祠堂的興建,使祭祀未斷,增加了叔姪的集合機會,團結了宗族的向心力,祭祀公業不僅成為村中自治的基本單元,同時也推動了村中各種公益建設,另一方面,佃耕的子孫,由於租谷便宜,碾米廠所以在經濟上多為小康之家,既無大富豪,也無赤貧家,這種「均富」的社會組成,很直接的使聚落的實質環境呈現出一種均質的面貌。而道光年間的水利革新更促進了稻米的生產.從而增加了個人的財富,也使得一部分人有餘力從事商業的經營,如碾米業、雜貨、磚窯等,商業行為使村中街道活力熱絡,而磚窯提供了村中廉價的建材,間接的促使了大量起造新房,導致街容面貌皆極一時之盛,之後的改朝換代,許多外力的影響,都未曾進入這個村莊,除了思潮的變異外,幾乎沒有任何實質環境的改變。日據之後的人口外遷,也都是發自內部的生態調整,所以,五溝水村莊的規模.在此時期已完全形成。

興盛溝       然而由於人口的日益繁盛,而鄰近又多為閩人地區,加上言語不通難以向都市發展,於是有部分村民於西元1850年前後開始向台東發展,初由水底寮橫渡,後改由恆春、滿州而沿海到台東,這些外移村民除部分留在滿州與平埔族雜居外,大部分則到了台東墾拓,因此,今日的五溝水與台東關係密切,並且有相當比率的人口定居在台東(山背)。

       另外,五溝水由東興發展到西盛,其許多的社會行為.本來都屬集體運作,但由於人口的增加,以及以劉、吳、鍾三姓人口所產生的均質化人群,因此,逐漸形成以「興盛溝」分隔的兩個社群團體在內部組織、生活形態、住屋形式,以及儀式行為上的分歧。


                  back.gif (1442 個位元組)

wulogo.gif (9162 個位元組)